以法思辨,引航青春。7月17日,由中共苏州市委依法治市办、苏州市司法局联合苏州市委网信办、苏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苏州市第四届“清朗杯”青少年法治辩论赛决赛,在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举行。经过激烈地角逐,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代表队获得比赛冠军,常熟市实验中学代表队获得比赛亚军!
本次辩论赛历经三个月时间,共分为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比赛以学校为单位,覆盖苏州大市全范围,共有22所学校参赛,在苏城掀起一股法治学习的热潮。
今年是全民普法40周年,也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连续举办了四届的“清朗杯”青少年法治辩论赛,成为具有苏式特色的青少年“辩法”品牌赛事,在苏州广大青少年群体间掀起法治学习热潮。
法治思维激烈交锋,巅峰对决尽显锋芒
“该制度的推行更好地保护了青少年的隐私及身心健康,平衡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因此利大于弊。”
“当网络身份认证铸就的高铁呼啸向前,有人稳坐车里,有人却难以上车。”
决赛现场,常熟市实验中学和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两支代表队,围绕辩题“青少年网络身份认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紧扣社会热点,结合典型案例,多维度展开攻防。
立论环节观点鲜明、论据扎实;质询环节直击要害、步步紧逼;自由辩论环节反应敏捷、妙语连珠;总结陈词环节升华主题、掷地有声。
辩手们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构建逻辑框架、拆解论点,双方你来我往、妙语连珠,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法治素养与思辨能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辩论赛规则采用赛前赛后得票率差值判定胜负,即开赛之前,评审团成员投出支持的一方;比赛结束后,再次投票选择支持的一方。最终,说服更多观众改变立场的一方获胜。
经过激烈的对决和评委们的审定,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代表队胜出。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代表队辩手陈一凡、常熟市实验中学代表队辩手毕朗毓荣获“最佳辩手”。
苏州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春霞点评认为:在此次比赛中,学生们既能保持犀利的攻防,也能深入挖掘辩题背后的社会意义,“通过对社会热点题材的辩论,更突出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们能积极地应对相关的法律风险。”
协同赋能+普法创新,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法治氛围
苏州市“清朗杯”青少年法治辩论赛已连续举办四届,共吸引近百支辩论队、超千名学生参赛,是苏州市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缩影。
苏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睿介绍,“清朗杯”青少年法治辩论赛是一场法治知识的“深度学习”、是一次法治思维的“实战锤炼”以及法治信仰的“无声浸润”,有助于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青少年在心中根植对法治的真诚信仰。
“八五”普法以来,苏州市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聚焦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安全等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了“法治非遗课堂”“法治随手拍”“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大赛”“中小学生法治情景剧比赛”等系列活动,定制推出“苏法宝”普法小剧场,系列普法视频累计在线播放量突破102万次。
聚焦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建设,以法治副校长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等活动,公检法司等多部门携手搭建家校社政综合育人平台。通过小手拉大手,逐渐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
苏州市司法局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