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多维发力筑牢法律援助民生保障网
2025-08-29 14:56: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持续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在队伍建设、站点布局与维权机制上精准施策,着力提升服务可及性与群众满意度。

一是动态管理律师库,严把资质服务根基。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律师库,实行年度动态调整机制,严把入口关与服务关。入库通过公开招募进行,先由律师自主报名,随后结合案情性质、律师专业特长及受援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案件指派。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涉及未成年、妇女家暴、离婚等特殊案件,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和熟悉未成年人、妇女心理的专家律师定向办理。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采用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入库律师进行严格考核,通过办案机关意见、受援人回访、法援中心评估等进行综合评分,对承办案件不合格、拒绝指派、办案敷衍、投诉属实的律师,将移出办案律师库,不再指派案件。截至目前,已入库律师60人,其中擅长办理民事案件律师40人,擅长办理刑事案件律师20人。

二是精准改造工作站,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全面建成124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每个联系点配备1名法律顾问,通过“固定坐班+微信群在线服务”双线模式,提供法律咨询、需求收集、法治宣传等实时服务,大幅提升群众获取法律援助的便捷性。聚焦偏远地区、矛盾集中区域及老龄化社区的服务短板,对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全面评估与提升,符合法律援助范围和条件的受援人可以在站点内直接申请法律援助,由站点值班律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审批通过后条件成熟的站点由该值班律师直接代理。强化与法院、工会、劳动监察、仲裁、调解组织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健全法律援助与教育帮扶、心理疏导、社会救助等延伸服务的衔接,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是创新维权全链条,畅通高效服务机制。依托“区中心-7个镇街站-124个村居点”构建“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在仲裁委、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设立律师值班点,落实首问负责与一次性告知制,简化流程,对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律免予经济审查。通过区政府网站、公众号等平台提供在线指引与申请,推行主办责任制、代办申请及经济困难诚信承诺制,实现农民工维权“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坚持“宜调则调、应援尽援、能诉快诉”,对讨薪案件实现咨询、调解、援助、判决、执行全流程跟踪,深化与劳动监察、仲裁、法院的衔接联动,创新建立劳动争议“快立、快援、快调、快审、快结”机制,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5件,其中刑事108件、民事237件,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96件,涉案金额达390余万元。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宋学林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