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梧小学周边打造青少年法治文化广场,运用精品雕塑、法治小品、文化长廊、趣味转盘、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全文]
积极鼓励“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依托援法议事会、村民说事等民主协商途径,参与村规民约修订、村里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到村居(社区)的各项事务,强化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合情合理表达诉求,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实现“三治”融合。[全文]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升残疾人法治服务水平,赣榆区将残疾人作为法治服务重点对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多措并举,推动助残效果更细更实。[全文]
同时充分发挥村级法治文化阵地的普法作用,在村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等张贴、摆放关于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宣传资料,方便群众自学相关法律知识。[全文]
QQ截图20240129092558.png
1月24日,连云港市举办“法润港城和谐善治”法治文艺演出。[全文]
结合“法治小区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山南、昌和等社区法治宣传阵地增设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法治建设内容,进一步实现了人民调解精神理念的有效传播。[全文]
近年来,海州区司法局打造大普法宣传格局,通过组建团队、落实制度、打造阵地等方式,推动法治精神落地生根,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全文]
围绕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法律明白人、乡村普法志愿者等法治带头人的法治宣讲,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引导农民工学法用法。[全文]
将联系点工作与“民意直通车”等民主民意表达载体有机结合,将司法所“立法民意收集点”升级为“立法民意征集区” ,将立法制规草案纳入“援法议事厅” “援法议事长廊”等议事范围,不断拓展联系点功能和辐射力。[全文]
2023年灌南新增法律援助站点8个,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围绕推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