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宪法宣传“小气场”演绎法治中国“社区故事”
2020-12-11 09:59:00  来源:法润江苏

12月,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启动了以“弘扬宪法精神,打造法治社区”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宣传系列活动。崇川区人民法院金融庭的法官们深入基层普法,向群众发放宪法、民典法等宣传资料,重点讲解贴近居民生活的法律法规知识,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尊法、人人学法、人人用法”的法治社区氛围。

宪法宣传是新城桥街道推进法治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城桥街道立足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突出重点、分类普法,突出需求、服务到家,突出参与、广开言路,实现了法治社区建设由“单向传输”向“主动参与”转变,让居民群众在法治社区建设中唱主角。

突出重点,量身定制,普法宣传“精准”

新城桥街道以外来务工人员及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实施分类普法,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惠民流动宣传服务岗,免费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合法权益维护等服务。今年来,街道累计发放法治年历、法治地图、法治环保购物袋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法治咨询80余次。针对青少年,打造“校园型”宪法宣传队伍。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法律助成长、“模拟法庭”等活动,让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带法回家,以校园普法推动家庭普法,促进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突出需求,寓教于乐,法治服务“到家”

新城桥街道以群众的普法需求为导向,变传统的“坐堂审案”“等案上门”为“巡回办案”“送法下网格”。全街已设立14个法律服务诊所,定期组织挂钩律师进网格开展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群众疑惑,解决群众困难,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快捷、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街道还整合南通大学志愿服务队、律师事务所和社区文化艺术团队资源,打造15支“专业型”法治文化宣传队伍,先后编排《新宪法放光芒》《法治中国,明天更美好》等作品数十个,定期开展“文化大串门”巡演,把贴近社区实际的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到相声、小品、戏曲中,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法律知识、强法治意识、提法治理念。

突出参与,凝聚智慧,立法言路“畅通”

新城桥街道以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契机,把居民群众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主体,创设“五步”工作法,即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协商议事“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居民表决“说了算”,让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来,把百姓的建议“原汁原味”反映出来,不断提升居民的法治获得感。年初,朝晖社区居委会被确认为崇川区第一个省人大常委会基层民主立法联系点。4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走进朝晖社区,就省电动自行车条例立法事项听取了社区居民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此前,朝晖社区已组织开展立法座谈会20余次,整理反馈意见建议70余条,为人大立法提供了接地气的“金点子”,让“人民至上”成为法治社区建设的主基调。

(席海涛)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