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以涉外法律服务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人才培育、精准服务三大维度,构建起覆盖企业“走出去”全链条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地方对外开放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一、市级统筹:构建涉外法律服务生态圈
2025年初,南通市司法局牵头召开全市律师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推进会,发布“通商出海”法律服务需求研判报告,直击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并购中的痛点。围绕东盟经贸合作热点,举办“潮起扬子江·合澜南洋湾”系列交流会,邀请涉外法律专家就RCEP规则、国际仲裁实务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解答企业合规难题。联合市侨联启动“法护侨益 跨海同堂”法治宣讲行动,组织30余家律所涉外律师深入侨企,通过“线下沙龙+线上直播”形式,覆盖企业海外布局、知识产权保护等八大领域,形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企业情况及相关建议》等实务指南,并在司法局公众号开设“涉外法律服务专窗”,实时推送国际经贸法规动态。
二、人才驱动:打造专业化涉外法治队伍
南通实施涉外法律人才“雁阵计划”,今年新增4名律师入选省级涉外人才库,2名律师获聘省级涉外法治讲师团成员。在2025年全国法律英语大赛中,南通律师斩获一等奖,展现专业语言优势。同时,推动2名本土律师取得海外律师执业资格,形成“双语双证”复合型人才梯队。
三、基层实践:精准发力,形成特色化服务样本
海安出台《涉外法律服务实施方案》,设立“法务港”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律师、公证、调解资源,创新“线上问诊+线下体检”模式。在“法治赋能 惠侨助企”活动中,发放《侨务法律法规选编》500余册,帮助侨企规避投资风险23项。如东长沙司法所首创“一企一策”涉外法律体检,针对外资企业建立“风险清单—整改建议—跟踪回访”闭环机制。2025年为金红叶纸业等企业排查合同风险5项,修订跨境合同范本3份,劳动纠纷同比下降45%。构建“三维普法矩阵”,通过企业法治讲堂、车间普法小课堂、涉外法律风险手册,实现全链条法治渗透,涉外合同履约率达98%。启东打造“侨企法务港”一站式平台,整合法院、检察院、市监局等10部门资源,为150家侨企提供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全流程服务。在“护航民企”行动中,现场解答税务合规、知识产权等问题20余次,发放《涉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清单》300份。崇川区文峰司法所开展“普法护航侨企 助力稳健发展”专项活动,推出“普法读书角+法治体检”组合服务,邀请资深律师领读《民法典合同编实务指南》,解析贸易纠纷案例,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
下一步,南通将持续深化“法治护航出海”行动,推广如东“双轨化解机制”、启东“侨企法务港”等经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法治智慧。
南通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