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如皋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在雉水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生动画卷。五年来,如皋市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8万余场,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
构建普法“新格局”
将“八五”普法工作作为建设法治如皋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全面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链,每年将普法工作融入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细化单位职责清单、联动事项,构建“任务分解—跟踪督导—成效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普法任务清单化、责任化。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推动普法由“软任务”转向“硬约束”。围绕宪法、民法典、长江保护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护一江碧水”等主题宣传活动15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超百万份,提供法律咨询1.5万人次。紧扣农民工学法活动周、防诈反诈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联动多部门开展普法活动80余场,推动法治宣传全线联动、全民参与。
提升普法“渗透力”
出台“普法促和谐”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聚焦重点对象法治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旁听庭审制度,通过“清单管理+常态学法+述职评议”三维模式,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和依法决策水平,五年来,先后组织490名非人大任命干部参加任前法律考试,8.2万余人次公务人员参与网上学法考法。
聚焦青少年“关键时期”,创新实施“护苗助苗”工程,为全市96所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305名,制作“雉水名人”普法讲师团、律师公益服务团课件152件,“唱响法治·畅享未来”“法治微课展播”等活动覆盖全市中小学和职校近10万名学生。
绘就普法“新图景”
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严格规范遴选、培训、激励环节,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2475名,实现村(居)全覆盖。依托法治书屋、“法治茶馆”等议事平台,开展常态化法治培训与交流,提升基层依法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能力。五年来,“法律明白人”共参与调解纠纷2.6万余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500余场,成为基层治理的“法治先锋”。
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打造法治文化公园、街区、长廊等阵地集群。深化“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指导创建与巩固提升相结合,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52个。搬经镇运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将法律元素巧妙融入市民休闲空间,成为普法网红打卡地。
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文艺巡演、“法治体检”进学校、进村居、进企业等实践活动,提升普法趣味性和实效性。打造“惠益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集成普法、调解、法援、公证等职能,实现“联系马上办、扫码线上办、就近一次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