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茶馆”里的治理智慧
——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生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5-08-15 16:48:00  来源:法润江苏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强调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源头预防和多元共治。在全国文明村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一座名为“百姓茶馆”的小屋成为践行这一经验的生动载体。通过下沉问事、饮茶说事、接单办事,黄家溪村紧扣村民需求和群众关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鲜活的地方实践。

一、下沉问事:源头治理,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

网格化履职,力量下沉。黄家溪村结合“人大代表进网格”活动,将代表力量下沉至“百姓茶馆”。代表们定期驻点,通过“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将群众关心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直接纳入监督视野。例如,针对村民反映的村道年久失修问题,代表们现场调研后推动村委会列入年度改造计划,三个月内完成施工,实现了“问题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

资源整合,协同共治。“百姓茶馆”不仅是议事平台,更是资源整合枢纽。村两委、乡贤、商会等力量在此汇聚,形成“群众提需求、代表搭桥梁、多方共落实”的闭环。如村民张某的危房改造难题,通过代表对接商会突破资助限额,最终获得50万元全额建房补助,此外还对26户困难家庭提供补助,体现了“枫桥经验”中“多元参与、精准施策”的理念。

二、饮茶说事:民主协商,凝聚基层治理“同心圆”

以茶为媒,激活基层民主。黄家溪村巧妙利用当地“喝茶侃事”的习惯,将“百姓茶馆”打造成开放式议事厅。村民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提出的“金点子”被纳入村规民约或项目清单。有村民建议设立“乡风文明积分制”,通过茶馆讨论后黄家溪“积分超市”落地实施,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

集体决策,共筑治理共同体。茶馆定期举办“民主听证会”,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协商。黄家溪村生态优美,有村民建议将村居环境整体规划建设,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元素,经过多次“茶话会”协商,村民群策群议,“黄溪八景”项目逐渐形成雏形,为黄家溪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群众智慧与力量,彰显了“枫桥经验”中“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的精髓。

三、接单办事:精准服务,实现矛盾“动态清零”

清单化管理,闭环落实。茶馆桌上的《代表接待记录本》是民意的“晴雨表”。每一条记录均按“收集—交办—督办—反馈”流程处理,确保“事事有回应”。例如,针对村民提出的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黄家溪凝聚多方资源创建吴江区首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提供基础健康检测、慢病管理、中医理疗等健康服务,链接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村里老年人的基础医疗服务需求。黄家溪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主动破题,化解“急难愁盼”。黄家溪村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去年5月,村民陈某与邻居因为宅基地翻新产生矛盾,他们第一时间来到“百姓茶馆”寻求法律帮助,村委会和调解员耐心释法说理,并邀请村法律顾问现场普法,两人化干戈为玉帛,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从“百姓茶馆”到“幸福村落”,黄家溪村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探索出一条“民主协商有温度、矛盾化解有力度、服务群众有速度”的治理新路,通过新时代基层治理“小站点”,以“接地气”的方式托起“大民生”,让法治之花在乡村落地生根。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