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微融合”打造基层依法精治路径
2025-09-03 15:44:00  来源:法润江苏

昆山创新打造“微网格、微阵地、微载体”有机融合的治理体系,将法治力量、服务功能精准嵌入治理全链条,有效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活力。

一是织密法治力量“微网格”,实现精治有“人”。将法治深度融入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全科网格治理体系。配强网格队伍,明确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等基层治理角色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职能,实现全域定责定岗。实施法治能力提升工程,将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新就业群体代表纳入“法律明白人”培育体系,累计培养相关身份“法律明白人”2700余名,使其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观察哨和矛盾调解员。推行“一线工作法”,安排市级部门干部挂钩法治薄弱村(社区),深入网格排查矛盾、提供专业支持,在主管部门和专业律师指导下,顺利推动常发豪郡等小区新物业选聘工作。推动网格联动住建、水务、应急等部门,重点对偷倒渣土、消防隐患、安全生产、防汛等问题开展动态反馈行快速响应处置,今年以来已有效查处相关案件百余件,消除多起重大隐患。

二是建强群众身边“微阵地”,实现精治有“地”。推动各区镇村(社区)盘活基层空间资源,打造集议事协商、矛盾调解、普法宣传于一体的法治服务微阵地。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利用小区楼栋架空层打造“法治会客厅”,建立“法律明白人”小区坐班制,在延伸普法宣传触角的同时,把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亭林街道将核酸小屋转型为“朝阳阿姨茶社”,居民在茶香氤氲中议社区事、解邻里结,成功协商化解小区树木遮光、停车困难等民生关切,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周庄镇贞丰里社区深挖“阿婆茶”文化,在商户茶馆打造党建引领的“壹圆茶馆”,创新“茶馆议事、商社联营、多元共治”机制,“有事找掌柜”成为社区居民首选。张浦镇银和社区利用商圈实体空间打造,打造社情民意征集实体平台,通过常态化联席会确保商圈管理者与商户之间沟通无障碍,共同解决经营中的难题。

三是创新多元治理“微载体”,实现精治有“方”。打造“小、巧、灵”治理模式,在精准服务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市委依法治市办推出“群众点题、一域一事”专项治理项目清单,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机制,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渠道,推动部门依法履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市司法局打造“尚法昆山”全民积分平台,结合普法节点开展有奖答题,提供7×24小时“法律问诊”。周市镇创新上线“AI同事”,运用大模型训练6万余条12345工单历史数据,实现智能派单及法治化处置意见,提升响应效率。丽德社区创新“小事大议”模式,链接镇级资源,搭建议事平台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新乐融城社区开发“昆融益”小程序,居民参与治理积分可兑换AI课程等资源,有效激发自治热情。

昆山市司法局:柯乐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