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薇10月30日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和“未来多数”,明确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开始抓起。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法及全民普法工作有关情况。
黄薇说,自1985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了8个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先后通过8个普法决议,以5年为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民普法工作开展四十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法,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宣传教育事业全面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新纪元。
“法治宣传教育法首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写入法律。”黄薇说,法治宣传教育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体现为法律规定的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明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明确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基本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的习惯;加强涉外法治宣传,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等。这些规定,为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介绍,普法责任是法治宣传教育法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法治宣传教育法在总结“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主体履行普法责任作了系统性制度安排。首先是压实国家机关的普法责任,其次是明确了群团组织等其他主体的普法责任,三是强化了对普法责任制落实的监督问责。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人黄春华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网络行为习惯,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入耳入脑入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关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文斌表示,为此,我们准备了“六个一”组合大礼包,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可感可知的宪法法治学习体验,即坚持一场晨读、建设一个网站、实施一个行动、打造一个比赛、开发一类场馆、增配一支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