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姑苏区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以深化和优化法治副校长工作为关键突破口,着力打好规范管理、精准普法、专业守护“组合拳”,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是规范机制,夯实履职基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2024年,率先出台《姑苏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对选聘条件、职责范围、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以制度刚性有效激发履职内生动力。坚持高位推动队伍组建,实现政法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受聘,并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教育事业的优秀年轻干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覆盖全面的高素质队伍。强化业务培训,围绕履职实际需求设置政治理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法律文化传播技巧、青少年心理健康识别与干预等核心课程,切实提升法治副校长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
二是靶向施策,提升普法效能。夯实常态化普法基础,各校法治副校长与校方建立稳定、顺畅对接机制,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年度教学计划,常态化开展一年四次普法活动。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校园欺凌、防范诈骗等热点领域,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靶向式、互动式、沉浸式教育,切实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打造节点化普法品牌,充分利用儿童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开学典礼、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宪法晨读、升旗仪式、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
三是专业引领,构建守护网络。注重特色工作品牌打造,创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微电影创作、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增强普法吸引力。强化跨部门协作,建立“家事三大员”机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疏导。关注涉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入并随案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做实司法保护。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定期组织防暴恐应急演练、指导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协调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拓展法治教育载体,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及各类校外实践点位开展沉浸式教育;利用数字平台汇聚资源,建设法治教育平台、开通“校园欺凌一键举报”功能。创新推出“法治非遗课堂”,将法治元素融入香囊、昆曲等传统文化形式,实现法治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构建起全链条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