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宁区司法局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创新育人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在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青少年营造了健康、安全、积极的成长环境。
“定制化课程”,筑牢青少年法治根基
围绕“反诈我先行”“新学期反诈骗”等主题,联合10余所学校举办20余场主题班会,覆盖青少年3000余人次。以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有效筑牢防骗反诈防火墙。借助龙城红色驿站、柏杏议事长廊等社区平台,法律明白人、社区顾问律师开展16场法治小课堂,参与青少年达400余人次,重点突出安全教育,强化青少年安全意识。针对青少年常见问题,组织“反对校园霸凌”“防拐骗”“防纹身危害”等主题宣讲25场,覆盖12所学校、10个社区,参与青少年超1500人次。邀请法院、检察院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沉浸式活动”,绘就法治教育新画卷
开展“我是小法官”角色扮演、“司法小小观察员”实地探访等互动体验活动,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司法流程,深化法治观念。结合“二次元”文化,创作虚拟形象宣讲安全知识,借助社区公告栏、学校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法治视频,发放虚拟形象主题周边产品500余份,有效拓宽了法治宣传覆盖面。举办第二届“幸福工坊”青少年家庭教育辩论赛,累计吸引30余名青少年参与辩论及赛事组织工作,“线上 + 线下”覆盖观众超2000人次。通过互动式教育,培养了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识,帮助青少年突破自我、增强自信,推动青少年成长发展。
“融合型模式”,激发素质教育新动能
各村(社区)关工委对标“辅导站建设2.0版”,呈现五大特色维度。依托革命遗址开发沉浸式红色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家国情怀;通过“锡韵工坊”“非遗手作”“古迹探究”等项目,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携手企业打造“未来工程师”实践基地,开展前沿科技体验;依托劳动教育阵地,培养青少年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通过法制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及法律专业人士进校园,让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安全防护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 宋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