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消费维权日到来之际,沛县司法局通过“菜单式”法治宣传营造氛围、“联动式”媒体发布风险提示、“拉网式”排查化解消费纠纷、“一站式”跟进法律维权服务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菜单式”法治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微信、网络、电子屏幕等媒体矩阵,大力开展宣传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积极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志愿者深入企业门店,发放法治宣传单,向经营者们进行讲解诚信守法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就守信守法经营的问题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以法律指引经营者们做诚信守法经营的公民;同时通过分析消费典型案例、解读法条、现场咨询等方式,普及消费维权知识,提升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积极营造良好消费法治环境。
二是“联动式”媒体发布风险提示。利用法润民生群转发防范消费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前,要充分了解相关消费信息,包括法律有关规定、各类消费警示以及所需购买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价格、有效期和安全使用的原则和条件、商品有效期以及有效期满后的注意事项等等。注意保存证据,消费者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作为消费维权中的法律凭证使用。切实增强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拉网式”排查化解消费纠纷。组织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开展消费纠纷专项排查,建立消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全县涉及消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当天掌握,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及时了解掌握,对已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介入处理并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依托“苏解纷”微信小程序、“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拓宽线上维权渠道,开展消费者与商家的线上矛盾化解,减少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四是“一站式”跟进法律维权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律师、仲裁、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法律服务。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通过在广场、社区、街头、商场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台,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向群众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如销售劣质产品、消费欺诈等侵权行为和表现形式。同时,也向群众讲解了应该怎样合法消费、明白消费、文明消费,从而维护自已消费的合法权益。同时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商场、批发市场等地方,开展巡回法律服务活动,对于群众的法律需求,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