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期间,扬州市紧紧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组织开展了六项专题活动,以宪法微视频展映、法治实践经验分享、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示等相关方式组织全民参与,成效明显。活动期间,全市共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活动600余场,设立宪法宣传专栏专题690个,进企业(基层)148家,开展法治讲座181次,发放法律宣传图册、折页、法治宣传案例等50000余册,各类法治文化产品5000余份,解答职工群众法律咨询近万人次。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宪法相关的活动信息、挂图、海报、宣传片100余条,总阅读量达11万逾次。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宪法宣传重点。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相关要求,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以集中培训和自学方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内法规等,不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和认同。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6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扬州市“名城·名校”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市委政法委举办扬州市“双百”报告会暨政法系统“同堂培训”活动,组织政法系统干警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行政的新判断新观点新举措》专题讲座。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组织70名市级机关新党员参加党内法规培训,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宪法宣誓,进一步增强了党员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市委党校在主体班次、重点班次及相关外培班次,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相关课程,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专题、进教案、进课程、进头脑。
二是聚力深化改革,推进宪法全面实施。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增强和坚定宪法自信。各地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大力推动宪法实施,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守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坚固防线。市国资委、市司法局应企业运河文投集团要求,邀请服务企业普法宣讲团成员围绕“合同履行”和“安全生产经营”主题,向集团旗下漆器厂、玉器厂等14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并向企业解读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市总工会开展“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服务行动,走进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结对赠书,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和职工普惠活动。广陵区多部门联合在中欧产业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主场活动暨第三期涉外企业法企连心会,设置“法律咨询”“法治培训”“法治沙龙”三大区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新城司法所走进仪征市丰源船舶电器厂工作车间,面对工人专业讲解宪法与企业经营者、企业职工之间的紧密联系,持续护航助力企业发展。马集司法所走入大棚园区宣传宪法,为种植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引导相关农户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进一步减少农村地区因不懂法而引起的相关农业矛盾和冲突。
三是活用宣传载体,引导全民学习宪法。为切实扛起普法责任,让全民普法全民守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单位)以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为契机,着眼“精准普法”,依据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宣传宪法法律,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底蓬勃生长。市司法局举办法治实践经验分享会,邀请各行各业代表围绕落实普法责任制、打造特色化普法品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作经验分享,并向社会推广;组织开展“崇‘宪’于心 守‘宪’于行”宪法书签DIY征集活动,创作“全民学宪法”书签被司法部官微推荐展示,全市5个书签作品获省司法厅官微推荐展示;创作《生活有“宪”幸福无限》微视频,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及户外电子显示屏进行展播。12月6日下午,市关工委等部门在扬州戏曲园剧院举办中职技校关工委“校园法治文化年”活动文艺展演,为中职技校的学生们定制法治教育大餐。市检察院开展“‘宪’在行动,‘法’在身边”活动,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用真人+MG动画跨次元开展以案释法,提醒市民要增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远离毒品犯罪。高邮市邀请吉尼斯蛋雕世界纪录保持者李峥嵘拍摄“宪法+非遗”主题宣传片,将宪法元素融入讲解传授“蛋雕”非遗技艺过程,同时依托大运河法治文化体验线和市镇村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景”相融,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
(扬州市司法局 陈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