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庭所共建”激活基层治理法治引擎
2025-10-20 14:46:00  来源:法润江苏

高邮市司法局以“庭所共建”为抓手,统筹指导各司法所与属地网格法庭通过平台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激活基层治理法治引擎,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叠加。截至目前,依托“庭所共建”机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815件,诉前调解成功率92.7%。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筑牢共建基础,推动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转变。将“庭所共建”融入镇级“融驿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司法所联合属地法庭打造“天平红·融驿解”平台,明确平台建设、运行流程和人员配备,为常态化协作提供实体支撑。联合法院筹建“金融网格法庭”,吸纳行政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将金融风险防范和纠纷化解嵌入基层治理,为企业织密风险预警与多元解纷“防护链”。同时,指导送桥、龙虬等司法所结合辖区灯具、高邮大虾等特色产业,联动网格法庭、产业协会设立专业调解工作站,推动“行业纠纷行业解”。今年3月,在一起灯杆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告诉请被告给付灯杆货款,被告抗辩灯杆质量存在问题。送桥司法所联合“网格法庭”、灯具协会共同参与调解、分析案情,最终以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给予双方建议,促成双方达成“原告放弃部分货款、被告用少付货款自行维修”调解协议,实现纠纷化解与企业纾困双赢。

二是聚焦实质解纷,提升化解实效,推动从“案结事了”到“事了人和”前行。建立纠纷分层过滤机制,明确简易纠纷由司法所联合网格员先行调解,复杂疑难纠纷由法官提前介入指导,对调解未果的案件则引导进入诉讼程序,形成“人民调解优先、司法调解支撑、诉讼裁决兜底”递进式解纷链,有效分流案件、提高解纷效率。近日,界首司法所、法庭协同调处一起历时20年的“农村宅基地确权办证”纠纷,通过调查取证、对接自然资源等部门,厘清纠纷历史脉络,最终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同时,推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释法引导”模式,指导各司法所以法院裁定书形式为调解协议装上“强制执行力”保险锁;对调解回访未执行案件,联合开展“释法引导”工作,明确不履行协议的法律后果,降低“反复纠纷”发生率。日前,甘垛镇王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司法所运用该模式将调解协议转化为法律文书,债务人李某在强制执行力约束下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有效避免纠纷反复。

三是深化资源共享,延伸服务触角,推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稳”升级。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庭所专人负责日常联络,定期共享矛盾纠纷排查情况、重点人员信息等,为法庭审理和风险预警提供前置支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辖区矛盾纠纷形势,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工作格局。推行“师徒结对”跟班学习模式,由网格法庭法官与司法所长结对,通过联合接待、共同研判、协同调解等方式提升实务能力;面向辖区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人员,由镇级综治中心牵头,邀请司法所长、网格法庭庭长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案例复盘、网上法院操作演示等主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法治队伍专业素养。同时,统筹法律服务资源,指导各司法所联合属地法庭开展“法治讲座进网格”“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共摄普法短视频”等活动,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题培训24场次、普法活动46场次,覆盖8000余人次。

(高邮市司法局 缪鑫)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