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数量显著增加,其权益保障诉求和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特点。泰兴市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服务进一步保障女性职工合法权益,聚焦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发展赋能,持续激发“半边天”创新创造活力。
完善多元化解机制,破解权益保障难题。针对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面临的劳动关系模糊、职业伤害风险高、性别歧视隐蔽化等矛盾,构建“源头预防+多元调解+法律援助”闭环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清单,明确最低薪酬、休息休假、生育保护等标准。联合工会、妇联等部门成立“新业态纠纷调解中心”,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试点“女职工观察员”制度,鼓励女性劳动者参与企业内部监督。
搭建治理参与平台,激活柔性治理效能。以村(社区)为单位打造“她力量”治理品牌,构建“网格+社会组织+志愿团队”三级参与体系。成立“巾帼议事会”,吸纳女性快递员、家政服务员、电商女主播等新业态群体代表,定期协商解决村级公共事务。培育“妈妈调解队”“邻里帮帮团”等女性自治组织,聚焦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开展柔性调解。在村居设立“慧治理”积分池,通过线下服务积分兑换,吸引女性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助老帮扶、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
强化能力培育帮扶,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实施“女性赋能计划”,打造“流动普法课堂”,联合妇联、工会等部门组建普法讲师团,走进直播基地、物流园区、网约车服务站等新业态聚集区,围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薪酬拖欠”“工伤认定”“职场歧视”等典型案例,开展“面对面”法律解读和咨询答疑,累计覆盖1.2万人次,推动新业态女职工从“被动维权”向“主动学法”转变,筑牢职业发展法治屏障。
泰兴市司法局:范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