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灌云县以全生命周期法治保障、法律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中心工作,围绕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健康食品、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以法治担当办好为企、为民实事,打造更加公正、更加舒心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依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精准服务,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一是强化法律服务质效。充分集聚律师、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最大化释放优质法律服务。实施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推行减少证明材料、减少办理时间、减少办证成本、增加服务供给“三减一增”举措,“最多跑一次”率达80%以上,形成“时间最短、材料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法律服务工作模式。二是强化企业风险防范。全面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开展企业风险防范“法治体检”活动,将“企业有事找上门”变为“法律服务送上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满足了民营企业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法律需求,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三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强化政策制定机关的主体责任,对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涉及经营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全面实行公平竞争审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制度。
突出精准施策,打造更加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一是全力推动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规范适用行政裁量权基准,要求各执法机关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用好“两轻一免”清单,持续推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为企业提供容错空间,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高效规范、公平开放的法治营商环境。二是全力推动涉企检查监管模式。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设立涉企行政检查观察哨、规定“企业安静生产期”等,实施智慧监管、大数据分析等开展非现场检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做到最大程度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三是全力推动高效行政执法体制。推进镇街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走深走实,对13个镇街赋权事项执行情况及承接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对赋权事项再梳理,形成实效性强的新赋权清单,确保到2025年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县一清单”赋权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建立健全涉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备案机制,推动镇街司法所参与镇街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
突出精准监督,打造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在执法监管力度上精准发力。巩固“综合查一次”成果,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入企检查扫码”,开展分级分类监管、非现场监管等监管模式创新,以创新驱动改革突破升级,打造“综合查一次”改革2.0版,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二是在规范涉企执法上精准发力。深化涉企行政执法全过程指导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重点领域开展好行政执法全过程指导。综合运用风险预警机制、纠错整改机制、执法反馈机制等多种方式实现事前预防、事中跟踪、事后提升,指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合法经营、健康发展。三是在行政裁量改革上精准发力。全面实施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裁量基准执法监督检查,列入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内容和考评指标。推进裁量权基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建设,将裁量权基准内容嵌入执法信息系统,为行政执法人员提供精准指引。
(灌云县司法局 李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