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作用,南京市六合区创新推行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联动机制,打好“组合拳”,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执法监督“事后监督”切入点,化“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切实提高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激发行政复议监督新效能。
一是“全程联动”推进复执协同。执法监督与复议应诉通力合作,实现动态联动。六合区联合举办综合执法培训,将“三项制度”与“以案释法”有机融合,注重个性指导和案例教学,摆脱以往培训“单打独斗”局面;开展执法全过程监督,执法、复议骨干力量主动参与执法案件会审、案卷评查,把好案件办理关口,努力提升案件质量,自2019年以来,六合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南京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先进单位”;建立重大案件会商机制,执法监督与复议科室邀请市区两级法院、区主管部门、街镇执法大队联合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协调处理行政执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实质性化解7起行政争议案件,有力提高行政复议案件质效。
二是“借力织网”构筑监督网络。发挥好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各自在规范行政执法的作用,实现“联合作战”。协同推进行政执法制度落地,加强对“三项制度”落地的监督检查,率先实现街镇执法单位100%全覆盖,程桥街道获评全市街镇集成改革点。构建综合执法协调平台,出台《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移权执法部门建立沟通衔接机制,畅通的衔接机制让行政争议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最大限度地将行政争议从源头化解,两年来,街镇执法案件实现“零复议”“零被诉”。召开疑难案件探讨会,组织街镇综合执法局、同级法院(检察院)开展重大疑难案件研讨,多举措促进信息共享、案情研判、观点交流,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业务技能和服务保障能力,有力提升基层执法质量和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是“三管齐下”助力规范管理。整合三个关键环节,创新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管理。推行“集中监督”,复议应诉和执法监督双向发力,针对10个相关执法单位创新开展民生领域执法督察,变“分散监督”为“集中监督”,先进经验做法被省市媒体广泛报道。下沉监督力量,利用基层司法所牵头协调、复议窗口超前化解的特点,积极探索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有力促进街镇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排查化解基层矛盾争议。突出执法考核,对街镇综合执法工作进行月通报、季评价、年分析,督促街镇对标对表、晋位提档,马鞍街道获评市级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单位。
(六合区司法局 秦成德 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