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苏州市姑苏区司法局坚持以法治资源整合为抓手,持续推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法律明白人”培育和援法议事品牌打造三项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打通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出台《姑苏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提优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围绕创建质量、硬件配置等问题,形成分批次提优的年度计划,明确了建设标准、标识规范、电子台账指导目录等内容。注重创建争先,2021年至今,累计创成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其中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开展全覆盖体检,由分管领导带队定期对已经建成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进行检查,围绕创建质量、软硬件配置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督促做好完善提优。深化法治薄弱社区排查整治,持续夯实基层法治根基,推动依法治理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法律明白人”培育,织密群众身边“法治网”。建立由“两委”干部、社区党员、人民调解员、社区能人构成的“法律明白人”人才储备库,适时吸纳法治素养高、群众认可高、参与热情高的人员扩充“法律明白人”队伍,五年来,全区共培育2173名“法律明白人”。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培育体系,综合运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线上学习等形式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为“法律明白人”履职提供专业指导。依托山塘法治线、双塔立法民意征集点等打造3个“法律明白人”实训基地,组建24人讲师团,为“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供全面支持。扎实推动“1名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依托“法律明白人”与社区法律顾问常态化协作机制,累计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民生问题3000余件。2021年以来,有47名“法律明白人”获省市优秀表彰,20人入选典型案例报道。
三是强化援法议事品牌打造,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通过完善“共议共治坊”“居民议事堂”“百姓议事会”等社区议事规则,推出“五事工作法”,系统打造“金言小筑”“小巷评理”“平心而论”“百心365”等特色品牌,建成“共治议事厅”“七彩议事亭”“楼道月言堂”“小巷板凳会”等实体阵地。结合中心城区商居融合的特点,组织签订商圈民主法治商业联盟公约、商居共治公约等自治规范,搭建“商居共治”平台,引导企业商户文明服务、公平竞争、规范行为、自我约束,规范街区商居生态。深化“援法议事”与“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融合,年均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千余场次,有效解决路南社区春馨园小区道路绿化缺失、泰南路28号农贸市场公共智能充电桩较少等一批基层典型问题。设立“法商议事厅”,延伸服务触角至经济领域,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