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司法局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与区域发展实际,精准施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坚实法治保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招商“全周期”法治保障,筑牢营商环境“硬支撑”。前端“法律审查”防风险。组建专业“招商法律顾问团”,为重大招商项目提供“全流程法律风险评估”服务,重点把好合同审查、政策合规、权属界定等“法律关口”,源头规避潜在风险。中端“政策护航”增引力。深度参与招商引资政策修订完善,立足区域发展特色,通过提前介入、并联审查机制,重点围绕土地出让、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条款,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三性”审查。后端“法智赋能”提素能。针对性开设“招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构建“理论授课+案例剖析+经验分享”三维教学体系。邀请法学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邳州产业发展一线的招商先锋组成讲师团,围绕法律风险防控、招商政策解读、邳州产业基础分析和招商工作实战实操等开展培训。
二是深化企业“全链条”法律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需求“精准画像”明靶向。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积极搜集企业在生产经营、劳动人事、合同管理、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服务“量体裁衣”优供给。纵深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数字化服务模式,开展重点产业链企业“法律护航”专项活动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法治体检”活动,梳理法治问题121条,提出法治建议97条。扎实开展涉企法律法规宣讲,通过问需于企,提供“菜单式”普法、“订单式”宣讲。组织全市20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法治护航、律企同行”交流报告会,特邀北京市企业劳资纠纷领域专家围绕股权纠纷、合同违约等企业经营常见法律问题和新业态用工关系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实务指导。矛盾“多元化解”促和谐。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模式,护航企业安心经营。成立邳州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邳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调‘语’顺”邳州调解品牌。立足邳州大蒜产业特色,以大蒜市场为切入点选取典型调解案例拍摄“枫”调“语”顺调解系列短片《胜“蒜”在握》。
三是强化执法“全流程”规范监督,营造营商环境“好氛围”。执法行为“清单化”定边界。制定《邳州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印发《邳州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十四条措施》,坚决杜绝随意检查、多头执法、过度处罚。根据工作实际,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的重点行业和突出问题,鼓励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执法方式“柔性化”显温度。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在检查过程中,对企业非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未造成社会危害的,各行政执法单位以教育整改为主,及时指导帮助企业纠错改错,限期整改到位,原则上不予处罚,以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创新行政检查方式,联合邳州市应急管理局将“邀约式”指导服务与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有机融合,推行“无事不扰、有约必应”的新型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隐患诊断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接到多家企业邀约申请,涵盖危化企业、粉尘涉爆、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执法监督“立体化”保公正。建立健全“企业执法监督联络员”制度,畅通涉企执法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法治督查与执法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对涉及企业和市场主体、影响营商环境评价和涉及切身利益、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重点领域,对群众投诉较多、行政诉讼败诉较多、行政复议撤销较多的行政执法单位和对执法职责权限界定不清以及对督察反馈问题拒不整改的单位开展专项督察,强化协调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
邳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