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湖县践行“减、优、实”三字诀,探索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纠纷化解、基层治理新路径,注入法治动力,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优化营商环境,涉企行政执法突出“减”。“以前一年接待多部门单列式检查,牵扯我们很多精力,现在‘合并联合式’检查太好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笑着说。在行政执法改革实践中,金湖积极推行涉企“合并联合式”检查模式,多部门“一次检查到位”,提升执法效率。邀请县人大办、政协办参与“随同式”监督,提升执法监督透明度与公信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法治环境,今年以来,全县依托“三张清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达345件,为企业减轻负担437.2万元。提升“法律托管”服务质效,拓宽托管企业覆盖面,为初创型企业无偿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在全市率先建成镇街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提升镇街执法案件法制审核能力。
聚力维护稳定,矛盾纠纷化解突出“优”。一中年男子捧着一面绣着“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来到金湖县司法局,感谢通过调解方式为其父在建筑工地受伤争取到一笔赔偿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金牌调解室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全时域响应、全程式跟进”为民调解“金服务”。通过充实调整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和实施远程视频调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创新建立“5+21”制度,从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维度发力,全面规范纠纷化解程序。升级“一站式”矛盾调解平台,设立根治欠薪工作站和创建6种特色调解室,汇聚人民、行政、司法、行业、专业五大调解力量,形成了“接待+调解”的高效工作模式。
筑牢法治根基,基层社会治理突出“实”。“在社区干部和法律顾问的推动下,我们小区结合群众需求进行了改造,改善了居住环境,真的太感谢了。”社区群众高兴地说。在基层治理中始终践行法治理念,兼顾“硬设施”与“软服务”,实现基层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强化法律援助、远程视频公证服务点的服务质效,做优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地域特色打造“棋语法韵、红色金南法治IP”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托“法律集市”品牌创建,将矛盾调解、公证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法律明白人”陈培时在调解纠纷时,用通俗案例讲解法律条文,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其工作法入选司法部案例,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日常点滴。
(金湖司法局 姚永宁 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