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安区司法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卫健委等部门,整合资源、创新形式,聚焦“科技赋能、精准服务、趣味引导”三大方向,将反诈宣传触角延伸至城乡各个角落,着力构建“人人识诈、人人防诈、人人反诈”的安全屏障,切实保障群众财产安全。
一是科技布防全天候,筑牢反诈“电子防线”。为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淮安区精准选取人流密集区域布设宣传阵地,在城区核心交通道口、住宅小区出入口、大型广场、各医院就诊大厅,以及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启用近百个LED大屏作为24小时“数字反诈宣传员”。大屏摒弃传统枯燥条文,滚动播放精心制作的反诈情景短剧、警示标语及本区或周边真实典型案例剖析,以生动画面、震撼音效形成视觉与听觉双重冲击。无论是等红灯的司机、散步的居民,还是排队就诊的患者、办事群众,都能在碎片化时间接收反诈信息,实现“抬头即见、入眼入心”,通过科技赋能筑牢反诈“第一道防线”。
二是精准服务沉基层,守护重点群体安全。针对老年群体、青少年等信息接收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较弱的重点群体,淮安区分层分类开展反诈服务。一方面,组织各镇街村居1000余名“法律明白人”、网格员、普法志愿者化身“反诈宣传轻骑兵”,携带定制宣传资料入户,用方言讲解“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保健品诈骗”等骗局的识别要点,现场指导老年人设置手机骚扰拦截、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步倾听群众诉求、解答疑惑。另一方面,开设“家门口的反诈课堂”,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在村部会议室、农家书屋、户外纳凉点授课,剖析诈骗话术陷阱,延伸讲解防范非法集资、遗嘱订立等法律知识;漕运、施河、范集等司法所打造“法律集市”,发放《反诈宝典》手册2000余份,拆解“AI换脸诈骗”等新型骗局;同时走进暑期托管班,通过互动游戏、知识竞答向青少年传递防诈知识,鼓励其成为“小小反诈宣传员”,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
三是趣味互动聚人气,掀起全民反诈热潮。为提升反诈宣传参与度,淮安区借助热点场景创新宣传形式。8月2日苏超联赛期间,区司法局将普法阵地前移至淮安区万达广场,设置“法治盲盒抽抽抽”“法律知识大闯关”专区。活动现场,市民踊跃参与盲盒抽取与答题闯关,在惊喜与互动中学习反诈知识、观赛文明规范及防范赌博常识。轻松欢快的氛围让群众主动融入,在笑声与掌声中加深对反诈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宣传实效性,让“学法防诈”成为城乡新风尚,进一步推动全民反诈氛围形成。
(淮安区司法局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