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盐都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盐都区先后推出“产业链+法律服务”加强农产品品牌全链条法律保护、开展涉农领域法治民企活动、涉农企业行政执法合规指导、涉农新型经营主体法治体检、涉农企业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力促法治兴业赋能行动。
一、健全乡村“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紧扣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目标,围绕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精品花卉、生态水产四个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制定预制菜、设施农业、农产品贸易流通法治服务指引清单。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现代农业园区导入,加快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服务团队建设,试点推行“一基地一法律服务工作站”,探索建立基地“法律诊所”,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每年新建成农业园区法治服务中心1个、农业基地法律诊所8个。
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全链条法律保护。全面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突出植物新品种权核心保护,从植物新品种保护扩展到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的保护,激发农业科技人员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品牌建设和法治保护相结合,多维度打造“鲜之都·盐都”1个全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盐都草莓、大纵湖大闸蟹、尚庄番茄等10个单品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基地)规范使用农业品牌,遏制侵权行为,以法治背书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水平。每年新增20家企业(基地)产品获得“鲜之都·盐都”用牌授权。
三、深入开展涉农领域法治民企活动。强化涉农企业内部治理,因企制宜制定企业章程,充分发挥章程在企业依法治理上的保障作用。建立涉农专业律师人才库,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的作用,选派涉农专业律师担任农业企业法律顾问,建立法务、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人员定期参加企业重要会议机制,做到依法决策、合规决策。将聘用法律顾问作为申报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指标,推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法律顾问聘用率达100%,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法律顾问聘用率达80%,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法律顾问聘用率达50%。
四、组织开展涉农企业行政执法合规指导。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合规健康经营,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涉农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设计开发“行政合规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服务。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全领域、全过程,定期举办企业行政合规培训活动,围绕加强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和合规经营建设,邀请知名律师集中授课,提升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和合规经营水平。每年组织开展涉农企业行政执法合规培训不少于4次。
五、开展涉农新型经营主体“法治体检”。探索组建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服务共同体,从全区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中选聘执业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士,建立涉农法治服务人才库,统筹各方力量,为全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围绕“土”“特”“产”,每年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治体检”,通过定期上门服务,“点对点”精准对接其法律服务需求,引导新型农业主体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六、加强涉农企业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以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约审批时间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全面深化“网上办”“移动办”“自助办”等“一网通办”,重点推动“我要经营农药”“我要经营种畜禽”等 “乡村振兴”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帮办代办服务与涉农企业需求相结合,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不断叫响“都满意”营商环境品牌。
(盐都区法宣办 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