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五化”协同护航“三夏”生产
2023-06-16 14:24:00  来源:法润江苏

为保障全县夏收、夏种、夏管有序开展,滨海县司法局以“司法为民”为宗旨,找准法律服务“五化”切入点,全力惠农、助农、护农,为全县“三夏”期间生产保驾护航,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是“精细化”法律服务。依托法律服务专业优势,组织3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12名普法志愿者、6名青年律师、16名调解员、2名公证员组成12348法律服务工作队伍,深入全县300个村(社区)开展“法治巡回大讲堂”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围绕“三夏”生产中可能涉及的农业生产、农药种子购销、土地承包、秸杆禁烧、预防大气污染、道路交通安全等相关政策,重点宣讲“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农业生产经营法律风险意识,并解答农民在“三夏”生产中遇到的涉法问题,重点推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润滨海”普法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线上咨询、维权渠道,满足农忙期间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是“多样化”法治宣传。根据基层群众不同的法治需求和特点,创新实施多样化法治宣传方式。巧用多平台媒体普法,依托县融媒体普法平台,采用普法公众号推送、网络平台直播、普法微视频播放、公益广告宣传、以案释法宣讲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联合滨海县法治文化艺术团精心编法治文化节目,在“三夏”生产期间深入全县16个镇(区、街道),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演出。邀请“三官一律”通过法治讲座的形式为全县4546名法律明白人培训。让“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法治治理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群众树立法治信仰,为“三夏”生产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三是“细致化”纠纷化解。在“三夏”生产期间,创新探索多种方式在全县16个镇(区、街道)扎实开展矛盾调处工作,实现矛盾调解和处理落实无缝衔接,快速有效定纷止争、息事宁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充分发挥“县、镇、村三调联动”机制优势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依托村(居)矛盾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对“三夏”生产期间的涉农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应调尽调,发现苗头及时调处,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网格,防患于未然。截至目前,394名调解员在“三夏”生产期间共调处涉农矛盾纠纷79件,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深入化”行政执法。联合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三夏”期间,全县农资市场上出现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现象,开展拉网式现场执法检查。采取优先受理、特事特办、跟进服务模式,积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强执法抽检针对性、精准度,督促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公平竞争,诚信经营,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截至目前,检查了16个镇(区、街道)的39家农资市场,抽检农资产品6个。有效遏止、震慑违法行为,确保全县生产经营秩序稳定,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五是“一体化”刑罚执行。在“三夏”生产期间,对全县407名社矫对象、3609名安帮对象进行大排查,对排出的重点人员制定精准帮教措施,确保无脱漏管情况。“三夏”期间各司法所及时组织辖区内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集中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多做好事,多行善事,珍惜改过机会,主动回报社会。同时,各司法所每天通过使用微信、蓝信、社矫内网开展“三合一”信息化核查,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逐人上门入户开展走访、谈心活动,了解他们近期思想动态和“三夏”期间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燃眉之急。目前,全县在册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重新犯罪。

(滨海县司法局 刘娴)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