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3+”普法模式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10-31 09:38: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扬州市江都区司法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决策部署,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普法内容和形式持续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感染力、参与度和针对性,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更多孩子心中。

一是以“法治+科技”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感染力。坚持科技赋能青少年普法,推出“数字人校长课堂”,突破传统图文模式,以“AI数字人+微课堂”形式呈现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劳动教育和校园安全等热点话题,突出权威性、科技感与传播力。完善江都区青少年交通安全法治教育基地,整合传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手法,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针对中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孩子们沉浸式学习交通安全法治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法治意识。拓展普法内容,组织青少年走进扬州市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通过参观警用器械展示、现场体验无人机操作,在接受国防教育的同时,开展了一次前沿科技启蒙,点燃青少年科技强国梦。

二是以“法治+研学”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参与度。依托“童享运河 甘棠雅韵”“探绿野仙踪 寻乡村之美”等7个儿童友好研学点位,设计开发“‘嘟’来研学·走进运河”系列青少年法治研学路线,在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寒暑假等重要普法节点,开展“‘嘟’来研学·走进运河”等各类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10场次,引导青少年深入感受江都本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并将其所承载的法治之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丰富研学内容,针对青少年感兴趣的非遗,积极挖掘江都本土文化资源,以吴桥社火、武坚莲湘花鼓、漆扇制作、拓印等非遗为载体,设计开发非遗法治课程,通过集中观看、实践体验、手工创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领略江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法律素养。

三是以“法治+心理”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针对性。聚焦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推动“法治+心理”有效衔接、融合发力,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应对成长烦恼,培育积极健康心态。针对农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孤立自闭、安静寡言等问题,打造“场景化+互动式”普法模式,以法治体验感为重点,组织开展司法行政开放日、模拟庭审、交通指挥等活动,使其通过情境活动观察、思考、理解法律生活,进而提升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针对未成年社矫对象法律认知薄弱、行为习惯偏差、人际交往非常敏感等问题,强化心理疏导,联合江都“慧心”心理咨询工作室,在落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为未成年社矫对象提供心理辅导,通过情景模拟、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开展专业心理干预,增强心理韧性。今年以来,共开展心理辅导6次,成功化解6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危机。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