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应县立足教育资源富集优势,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示范样板,重新选派政法部门92名优秀同志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以“假期+开学+护航”三程接力,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一是假期无缝“补位”,留守时光有“法”相伴。联合公安、教育、团委、妇联等多部门组建“七彩假期普法志愿队”,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普法矩阵:线上,借助村居法润民生群、短视频平台,每周推出防溺水、防电诈、防性侵等主题短视频和互动问答;线下,“法治夏令营”活动与流动普法相结合,志愿队走村入户,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动态和心理需求,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法治绘画”“法律读书打卡”等沉浸式体验,学习法律知识,实现330余名留守儿童假期法治教育“零断档、零溺亡、零犯罪”,真正把“补位”做成“到位”,把“关爱”落到“细处”。
二是开学冲刺“应援”,返校征程有“师”护航。发挥“法治副校长”专业优势,对照履职清单,明确法治讲座、校规修订指导、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任务。“开学第一课”中,法治副校长提前备课,结合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等热点问题准备课件和教案,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普法感染力;协助学校完善校规校纪19部,依托乡镇矛盾调处中心建立“法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三级预警机制,校园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有效净化校园法治环境。
三是节点精准“亮灯”,成长岔路有“光”指引。依托“三张清单”管理机制精准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关键节点,时间节点清单把考试季、教师节、宪法日等9个时段纳入年度法治日历,实行“倒计时”管理;主题活动清单对应推出“减压法治课”“国旗下法治宣讲”等标准化活动,均形成可复制流程;重点学生清单则构建起“法治副校长+班主任+村(居)委会+律师”四方协作网络,对行为偏差、家庭变故、心理异常学生建立“一人一档”,落实“问题会商+跟踪回访”闭环帮扶。三项清单动态更新、责任到人,确保每个成长岔路口都有法治之光指引,全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连续三年保持零纪录。
(宝应县司法局 吴金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