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司法局扎实推进“法润港城·情暖民工”专项活动,助力农民工讨薪。2022年全市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1888件,占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34.4%,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聚焦民生需求,开通绿色通道。针对农民工讨薪阶段性、行业性突出的特点,联合住建、人社、工会等部门新建劳动争议类法律援助工作站5个,安排律师定期上门值班,主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在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各法律援助站点开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绿色通道”,即时接待、即时受理、即时指派。组织开展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专项培训,对农民工讨薪类咨询电话在免费解答的基础上,引导至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服务。
二是聚焦民生保障,强化早期介入。整合内部力量,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调配、联动推进,对辖区内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劳动密集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预防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好“苏解纷”作用,依托基层司法所、各类调解组织,开展农民工欠薪纠纷化解工作。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参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化与人社局、工会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彻底摸清易发生欠薪问题企业和工程项目底数,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有效化解欠薪纠纷。
三是聚焦民生难点,提升办理质效。针对小微企业用工存在的风险问题,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主动介入用工风险和劳资纠纷矛盾纠纷调解,联合各工业园区法律服务驻点律师开展集中排查56次,全力净化务工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利用冬季农闲、农民工返乡等契机,联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行动,组建法治宣传“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法治服务,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上门服务。整合系统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县(区、开发区)两级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方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主动受理、有效化解了连云区30多名职工集体讨薪纠纷、灌云17名农民工异地集体讨薪等案件。
四是聚焦民生热点,拓展服务内容。紧盯农民工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援助需求,大力实施服务领域拓展工程,主动融合劳动仲裁、海事法庭等职能资源,促进法律援助资源面向农民工生产生活急需、社会矛盾聚集等新兴领域延伸,惠及近万名从事渔业捕捞的船员等困难群体。结合农民工要求和非诉化解需求,提供代书、指引、调解介入、申请执行等延伸服务。加快推动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一体衔接,连云港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为受援人申报国家司法救助款6万元成功获评,有效解决受援人现实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