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近年来,灌云县司法局立足“四个维度”,精心构建反诈宣传体系,通过深度融合协同机制、创新搭建文化载体、丰富普法形式及开展全域覆盖宣传,全面提升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强化协同融合,构建多元联动新格局。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司法+公安+网格”反诈联盟,形成工作合力。制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行动目标。同时,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组建反诈小队,深入商超、集市、村居社区开展靶向宣讲,重点揭露“两卡”犯罪危害及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等诈骗手段。今年以来,共张贴海报30余张,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宣传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
搭建文化阵地,激活非遗反诈新动能。创新“非遗+反诈”模式,将反诈知识巧妙融入传统文化载体。联合淮海戏剧团创作《情与法》《四老汉防诈骗》等淮海戏节目,在全县13个镇街巡回演出,以方言唱词和生动剧情吸引老年群体,全力守护“养老钱”。此外,针对未成年人群体,依托“快乐暑期,安全一夏”开展暑期法治实践活动,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孩子们制作反诈主题漆扇、剪纸等手工艺制品,在手作体验中认识诈骗手段,强化青少年识骗防骗意识。7月以来共组织开展暑期法治实践活动15场,参与学生人次达400余人次。
丰富普法形式,打造情境教育新模式。利用5G+VR普法教育平台,增设反诈体验情境,模拟“网络贷款”“游戏交易”等诈骗过程,让参与者在虚拟情境中识骗拒骗。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旁听庭审,以真实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法律威严,增强维权意识,筑牢法治信仰。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周年之际,制作并推送警示教育片《远离“帮信”犯罪》,以在矫人员视角讲述涉“两卡”犯罪身陷囹圄的历程,警醒广大青年拒绝非法兼职,远离“两卡”犯罪陷阱。
织密全域网络,构建立体宣传防护网。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依托“法润灌云”公众号、村居网格群等平台,定期发布高发诈骗类型预警,推送“冒充公检法”“冒充老师扫码缴费”等专题内容。线下在步行街、农贸市场设摊宣传,发放反诈环保袋、帆布包等实用物品。并联合村委、居委会,利用“大喇叭”“电子屏”定期播放反诈预警信息,覆盖人流密集区域,确保宣传无死角。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技术防线。
(灌云县司法局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