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情理法并用 夫妻破镜终重圆
2025-10-10 10:39:00  来源:中国法院网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稳定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近日,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法院“情理法”并用成功调解和好一起离婚纠纷,挽救了一段即将破碎的婚姻。

李某与张某于2003年8月登记结婚,婚后双方生育三个子女。为谋求家庭生计,张某外出务工,夫妻双方开始分处两地,让这对原本和睦的夫妻沟通越来越少。2022年,张某由于工作原因在网上认识了一名女主播,并开始在该主播的直播间中频繁打赏。李某得知了此事后,双方发生争吵。李某认为双方性格不合,又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共同语言,且张某的隐瞒打赏女主播行为,破坏了夫妻感情,于是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张某的婚姻关系。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通过查阅案卷、家事调查以及与当事人的沟通等方式,详细调查了解案件的始末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耐心倾听李某的委屈和不满,对她的感受表示理解,从孩子们渴望完整家庭的心愿的角度,劝导李某理性、平和、冷静思考离婚事宜。为让张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办法官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释明夫妻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等规定,告知其作为丈夫的责任;另一方面情理角度,向其分析打赏并隐瞒的行为对夫妻感情造成的伤害。

通过法官的一番释法明理,张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李某充满了愧疚,并承诺将会以实际行动进行改过,表达了希望能挽回婚姻的意愿。

见双方对立态度缓和,承办法官向双方分析指出感情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症下药”地给出了意见,希望双方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包容,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法官,您的话在理,只要他能改过,我们今后一定好好过!”经过法官的调解和疏导,李某也看到了张某的悔意和改变的决心,最终表示愿意再给张某一次改过的机会。于是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双方重归于好。

承办法官在处理该案时,没有简单的“一判了之”,而是将“调解”理念贯穿案件办理的全过程,秉持“标本兼治”的理念,既用情理、法理耐心劝导,化解目前危机;又向当事人剖析感情问题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双方今后共同营造和睦生活贡献法律智慧,最终促成了双方和好,是芦溪法院在办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践行“如我在诉”的生动体现。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