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调到握手言和,“背靠背”调解破解交房款纠纷困局
2025-10-28 15:54:00  来源:中国法院网

“我们已做出了极大让步,期望对方能够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第三人称道。

“感谢法官协助我方达成这份协议。”原告表示。

“我们认可并同意此次调解的内容。”被告回应道。

这是一起行政协议案件,在调解圆满成功后,当事人纷纷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2025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行政协议案件。被告及第三人提出调解申请,但原告表示拒绝。为了实质性化解案件争议,庭前,法院从更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与原告进行沟通,最终原告接受调解。然而,案件在委托至调解中心进行多次调解后,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在详细了解调解过程及双方当事人主要争议点后,为缓和各方的僵局,承办法官及时组织庭审,固定案件事实,总结双方争议焦点,并在庭审中再次给被告、第三人做工作,希望将涉及交房产生的问题一次性解决。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以“背靠背”方式,多次给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做工作,原告表示:“法官,这个案子耗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也想尽快解决,你能帮帮我们吗?”

法官从双方争议的房款问题出发,对原告说道:“调解是最快、最高效的解决方式,能帮你们尽快摆脱案件的困扰。从案件事实来看,你确实需要补缴房款,对于房款的金额,你要拿出自己的调解意见,法院才能组织你们双方磋商解决。”

半个月后,原告最终确定了自己调解意愿。法官将原告的调解初步意向告知被告及第三人:“按照协议约定,确实要交付房屋。原告现在已主动提出交纳房款的金额,虽与第三人要求的房款金额有差距,但为了一次性解决争议,建议第三人、被告要多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

经过多次与被告、第三人确定,各方的调解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承办法官再次组织各方进行“面对面”调解,各方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调解意见。最终,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本案是昆区人民法院行政协议案件首例调解结案的案件。未来,昆区人民法院将持续积极贯彻落实行政审判从“一行为一诉”转变为“一案一事”的工作理念,以协调化解贯穿审判全过程,全力扎实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行政审判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