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关心关爱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近日,盐城市整合法治资源,以本市各镇村的留守妇女儿童普法教育为范本,针对“法治宣传教育与农村妇女儿童安全教育”的主题组织开展关爱妇女儿童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并探索这一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实施。
一是建强普法阵地,凸显学校“快乐普法”。将全市中小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多元普法的主阵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园普法活动。从公检法司部门中选派业务能力强、宣讲经验足的政法干警,与中小学校结对,兼任法治副校长,为在校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校外辅导。开展“校车安全行—法治文化进校园”“春泥护花、快乐成长”“法治护航花季”等大型法治安全教育活动,广播宣传1200余次,发放资料20000余份;开设校园法治教育课400余场次,惠及留守儿童8120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设立“留守儿童普法俱乐部”,赠送各类法律书籍7000余册,开展安全教育、急救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宣教等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对社会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积极打造“留守儿童的乐园、普法教育的基地、关爱互动的平台”。
二是创新普法形式,发挥社区“巾帼普法”。联合村委、镇村妇联成立妇女法律心理帮助中心和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一支由“八五”普法讲师团、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及熟悉婚姻家庭法律政策、具有普法和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经验的普法志愿者队伍。通过实施“平安家庭”助力计划、“馨时代女性成长助力计划”项目助力普法宣传,实施“普法在身边 情暖半边天”妇女普法项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以生活化的语言、以案释法向妇女儿童讲解法律法规、维权知识,介绍《反家庭暴力法》《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免费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宣传单,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侵害案件发生。为咨询的群众解答法律维权方面的疑惑,提出相关建议,面向妇女和家庭提供“点单式”服务,围绕创业就业、普法宣传等,先后开展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健康母婴”计划、“两癌”筛查、“妇联执委走基层”、“消费助力法治助农”直播带货等活动。开展“巾帼大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340余场,推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加强联动机制,体现社会“爱心普法”。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突出普法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妇女儿童法治教育中的作用,联合妇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禁毒、消防等执法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儿童法治教育的实效。利用“3·8妇女节”、“12·4”宪法日、“六一”儿童节等节点,紧紧围绕妇女儿童所需,立足妇联所能,创办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行动计划项目为创业女性提供技能培训、业务指导、链接资源,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就业创业。开展“书香换花香”、“漂流图书亭”等活动。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四亲”系列法治活动,即亲情征文、亲情连线、亲情使者、亲情返航,四大内容互为一体,积极整合和动员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为留守妇女儿童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来源:盐城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