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让爱无碍”网络普法行走进特殊教育学校
2025-11-07 14:49: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日,一场专为残障儿童举办的“让爱无碍”网络普法行活动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活动由扬州市委网信办、扬州市教育局指导,邗江区委宣传部主办,邗江区人民法院、共青团扬州大学法学院委员会协办,聚焦残障儿童这一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组织网络普法志愿者及法官走进校园,精心设计趣味互动环节,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残障儿童听得懂、玩得会、记得住的成长守护课。

心向朝阳,法律早启蒙。邗江区人民法院的石敬梅副庭长,化身孩子们的“法律向导”。她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从“怎么健康上网不沉迷”,到“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再到“为啥不能随便透露家庭住址”,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孩子们跟着节奏点头,法律意识悄悄在心里发芽。

隐私保护,红绿灯游戏。“红灯停!这个行为有危险!”扬州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们带来了“隐私保护游戏”:红灯牌代表危险行为(比如陌生人触碰身体),绿灯牌代表安全场景(比如家长陪去看医生)。志愿者还拿着卡通人体图,教孩子们认“背心、短裤覆盖的隐私区”,再用芭比娃娃模拟情景。每答对一次,就能和志愿者击掌,还能领小礼品。孩子们举着礼物笑眯了眼,保护自己的小技巧也记牢了。

手掌拓印,法律成长树。长幅画布铺开时,孩子们眼睛亮了!大家蘸上可水洗的安全颜料,把小手掌按在画布的“树干”上,单调的“树干”慢慢‘长’成了枝丫繁多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手印树”。“请大家跟我们学手语——‘法律爱我’!”全体同学跟着志愿者比手语:双手拇指交叉放在胸前,再轻轻向外打开。没有声音,却每一个动作都认真。相机按下快门,定格下这群孩子与法律的温暖合影。这一刻,法律的爱意,藏在每一个手势里。

法律从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成长的“铠甲”。这场“让爱无碍”的普法行,让残障孩子们在互动中懂法律、会维权,更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用心。未来,也将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寓教于乐的形式推进法治宣传与权利教育,助力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理解法律、认识权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法律的温度与正义的力量。

(扬州市委网信办 扬州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