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三轨并行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法》落地见效
2025-10-27 16:42:00  来源:法润江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的颁布施行,为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海门区司法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刻转变,推动法律精神融入社会肌理。

一是建强“联动矩阵”,破解“单打独斗”困局。法治宣传教育绝非司法行政部门的“独角戏”。海门区司法局紧扣“谁执法谁普法”核心原则,率先出台《海门区行政执法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将32个执法单位的普法职责细化为126项具体任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通过连续四年举办国家机关履职评议活动,倒逼各部门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作为”,形成“执法过程就是普法过程”的联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整合法院、检察院、律所等专业力量,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协作机制,将法律专业优势与乡土亲缘优势深度融合,培育群众身边的“法治管家”队伍。目前全区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明白人”达1200余人,全年联动开展普法活动超400场次,彻底打破以往普法“单兵作战”的局限。

二是打造“立体阵地”,突破“传播壁垒”限制。针对传统普法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以“阵地有形化、宣传场景化”为突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体系。线下聚焦“群众家门口的普法”,按“村村有、村村优”标准打造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成正余红色法治文化广场、余东镇宪法主题公园、常乐镇张謇法治文旅体验线等,让群众在休闲中浸润法治精神。线上发力新媒体矩阵建设,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新法解读”专栏,联合本土艺术团打造《劝君学好民法典》等系列普法内容,用方言脱口秀、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创新推出“法治云课堂”,针对企业主、青少年等群体定制化推送普法内容,线上受众突破30万人次。同时依托5个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精准捕捉不同群体需求,实现普法内容“按需供给”,有效破解普法与需求脱节的难题。

三是聚焦“关键群体”,实现“精准滴灌”升级。围绕《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的重点对象,实施“分众化普法攻坚行动”,推动宣传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针对国家工作人员这一“关键少数”,建立“清单式学法+述法评议”机制,将法律知识纳入初任培训必训内容,组织1.2万名公职人员开展年度学法考法,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述职考核硬指标。针对青少年群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格局,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宪法晨读、法治书画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覆盖中小学生15万余人次。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法治护航·益企同行”专项行动,组织律师深入园区解读劳动合同、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编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年内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以高质量普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海门区司法局 张渝铠)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