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法治是保障农民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海安市通过织密法治宣传网络、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等多元举措,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织密普法网络,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法网络,各村“法律明白人”和普法志愿者利用午休时间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实现普法与农事“两不误”。针对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农业经营主体,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治培训,围绕《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重点法规,以“身边人讲身边法”的形式,带动更多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雅周镇、白甸镇各村每周定时播放法治惠农广播,让法治好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优化法律服务,让法治保障触手可及。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安排专人每日值守窗口,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推动法律服务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防范”转变——司法所联合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开展“法治体检”,深入种田大户家中梳理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环节的风险点。针对融资担保、商标侵权等常见经营风险,及时发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常用法律手册》,并建立涉农法律咨询快速响应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强化纠纷化解,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法治惠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政法各单位开展“走千企 入万户”活动,组织干警走访家庭农场、农户,对土地承包、农产品交易等易引发矛盾的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针对复杂涉农纠纷,基层司法所与派出所联合调处,既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
(海安市司法局 朱涵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