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增强老年群体法治观念,南通市海门区聚焦老年人法律需求,建立精准普法、优质法援、温情调解“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构筑起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实法治屏障。
一、精准普法进身边,筑牢“夕阳红”防护网。海门区坚持把普法阵地建在老年人身边,依托司法所、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银龄法律服务站”等普法阵地,组建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退休法官组成的“普法宣讲队,走进老年人群体聚集较多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机构、社区早市等地,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重点讲解赡养继承、养老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热点问题,深入剖析“以房养老”“保健品投资”等典型骗局,传授“三不一多”防骗口诀——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切实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二、法律援助送温情,打通“维权路”最后一公里。构建“区级中心+镇街站点+村居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有事能找法、维权有门路”。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推行“绿色通道”和“三优先”制度,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同时,完善电话预约、上门办理、视频咨询等便民措施,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专业法律帮助。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法律援助站点总计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援助服务千余人次,切实解决了一批赡养、继承、房产等民生纠纷。司法行政干警和律师志愿者深入社区发放《老年人法律援助手册》,讲解法律援助流程与申请条件,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并用好“法治温度”,让法律援助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三、人民调解润心田,化解家门口“银龄事”。海门区法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全区建立8个“银发调解工作室”,由105名退休法官组成“银发普法团”,以老带老、以情促理,传递法治温度。这些平均年龄68岁的“银发调解员”常年活跃在基层法庭、社区、养老机构,针对赡养纠纷、财产分割、房屋继承等案件,以案释法并柔性调解。截止目前,“银发调解工作室”共成功调解2000余件涉老案件,帮助众多老人重拾家庭和谐与生活信心。同时,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建立涉老纠纷协同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上门调解”服务,形成“预防在先、调解在前、服务在中”的全流程保护体系,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接下来,海门区将持续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化、常态化、精细化建设,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安享幸福晚年,共绘和谐“夕阳红”的美丽画卷。
(海门区司法局 何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