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法律+心理”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蝶变跃升
2025-10-17 09:28:00  来源:法润江苏

张家港市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法律+心理”双轨融合模式,推动服务维度从单一法律支撑向“法治兜底、心治润源”综合服务跃升。今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引74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6500余件。

一是建强双轨服务体系,筑牢融合服务基础。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档升级,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心理支持功能区,整合法律顾问、调解员与心理辅导员组建复合服务团队,推行法律诉求与心理评估同步响应机制。针对家暴、劳资纠纷等高冲突案件,建立法律—心理风险联评制度,实现隐性心理问题早期筛查,从源头降低矛盾升级风险。同步延伸村级服务触角,在村(社区)法律服务点增设心理服务岗,由网格员动态采集群众法律诉求与心理状态信息,形成“村级排查-中心研判-联动处置”闭环,让“法治兜底、心治润源”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方法,提升矛盾化解质效。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心理干预”标准化流程,群众诉求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后,同步开展法律需求分析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双轨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司法、卫健、民政等多部门协同实施矛盾化解、行为矫治或风险防控措施,并建立服务效果跟踪机制,确保干预效果持续巩固。创设“三步工作法”,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心理辅导员先行介入开展情绪疏导,运用放松训练等技术降低当事人对抗性;调解员同步厘清权责边界,法律顾问提供专业释法支撑;最后通过心理调适等技术修复信任基础,预防矛盾复发。以南丰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例,今年以来,共调解社会矛盾纠纷650余件,其中心理辅导员参与化解的85件,有效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三是创新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重点人群管理。构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风险响应体系,依托心理援助平台汇聚网格员上报的风险线索,中心分类派单至责任部门联合处置,形成“线索汇集-任务分派-协同处置-效果反馈”闭环。建立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快速响应机制,在重大纠纷或灾害事件后及时介入心理援助,严防因心理失衡引发次生矛盾或极端事件。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群,整合法律需求标签与心理风险数据,搭建双维度动态管理数据库。实施社区矫正对象全周期心矫融合,入矫阶段开展心理评估建档,在矫期结合法治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解矫前衔接职业规划心理支持,实现法律约束与心理引导的无缝衔接,筑牢基层平安防线。

编辑:任虹